2019年,某市民张先生(化名)在“熊熊贷”平台借款5000元,约定年利率为36%。,借款到期后,张先生因种种原因未能按时还款。此后,张先生便陷入了“熊熊贷”暴力催收的漩涡。
1. 根源
1)非法利益驱动:部分网络借贷平台为追求高额利润,不顾道德底线,采取暴力催收手段。
2)监管缺失:当前,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尚不完善,部分平台利用监管漏洞,肆意妄为。
3)社会道德观念的缺失:暴力催收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道德观念的缺失。
2. 危害
1)侵害借款人权益:暴力催收导致借款人承受巨大心理压力,甚至引发家庭破裂。
2)扰乱社会秩序:暴力催收行为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,如暴力事件、网络诈骗等。
3)损害平台形象:暴力催收事件使平台形象受损,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。
1. 加强监管: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,严厉打击暴力催收等违法行为。
2. 提高公众金融素养:普及金融知识,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,避免陷入非法借贷的泥潭。
3. 建立健全信用体系:完善个人信用记录,对失信行为进行惩戒,从根本上遏制暴力催收现象。
4. 倡导行业自律:借贷平台应树立行业道德,自觉抵制暴力催收等不良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