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%,远超国家规定的合法利率。,该平台还存在着变相高炮借款的现象,即借款人实际到手金额远低于借款金额。这使得借款人还款压力巨大,一旦逾期,便陷入了暴力催收的漩涡。
1.电话轰炸:借款人逾期后,催收人员会采取电话轰炸的方式,不分昼夜地拨打借款人及亲朋好友的电话,甚至恶意泄露借款人个人信息。
2.短信骚扰:催收人员会通过短信向借款人及亲朋好友发送侮辱性、威胁性的信息,严重侵犯他人隐私。
3.上门催收:部分催收人员采取上门催收的方式,对借款人及其家人进行恐吓、殴打,甚至威胁要报复借款人。
4.网络曝光:催收人员将借款人逾期信息发布到网络平台,恶意抹黑借款人声誉。
1.利益驱动:部分借款平台为了追求高收益,不惜采取暴力催收手段,以降低逾期率。
2.法律意识淡薄:一些催收人员法律意识淡薄,将暴力催收视为常规手段,导致借款人权益受损。
3.监管缺失: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力度不足,使得暴力催收现象得以滋生。
1.加强监管: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,严厉打击暴力催收等违法行为。
2.提高借款人法律意识:借款人应增强法律意识,了解自身权益,遇到暴力催收时,勇敢维权。
3.平台自律:借款平台应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,切实保障借款人权益,杜绝暴力催收现象。
4.加强宣传教育:社会各界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,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。